故事小偷!──現實世界真的有人偷書偷手稿嗎?
古籍的珍本善本價格可能很高──不見得是因為裡頭的資料,那些資料現在可能已經可以公開查到──而是裝幀、材質、設計,以及附著在書上的歷史等等複雜因素,讓它們變得奇貨可居,但大概也會因讓它們變成收藏品,而失去原來「被閱讀」的意義。
除了這類例子之外,書的真正價值其實在內容,或者說,書的真正價值在內容所承載的思想,因為絕大多數的書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,它從一開始就準備、甚至渴望被複製、被傳播,不能傳播那些紙張,也要傳播內容,因為書的存在價值就是傳遞、交換、刺激與沿續各種思考。
那,偷書、偷手稿有什麼意義呢(除了自己很窮買不起之外)?見鬼的是,現實世界還真有人幹這種事(而且不是因為窮)。他們為什麼偷?怎麼偷?偷了什麼書?這回的《犢月刊》,和你一起看看這些雅賊事蹟(偷書的一樣是賊沒什麼雅不雅的啦!)。
Tags in History : 犢月刊-NO.111 犢編輯部 ebook , 犢月刊-NO.111 犢編輯部 epub , 犢月刊-NO.111 犢編輯部 AUDIOBOOK , 犢月刊-NO.111 by 犢編輯部 ePub (.epub) , 犢月刊-NO.111 book review , Histo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