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影集我讀過!──改編自華文創作的台灣影集
最近熱議的影集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改編自吳明益短篇小說集,從籌拍到殺青都是討論焦點。吳明益這部作品幾年前就已售出日文版權,不但在日本拿下大獎,銷售成績也相當亮眼;而影集中以實體搭景配合電腦特效重現的八零年代中華商場,從技術使用到情感連結,都充分展現了台灣特色。
事實上,文字創作常是故事最精省但最完整的表現形式,也常是被其他形式──如影視、戲劇或動漫畫──改編的原點。小說可以被參照的角色和情節最多,但其他內容的作品,例如個人成長觀察、特殊經歷記錄等等,也都能夠觸發戲劇角色設定,進而建構出令人驚豔的情節。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、《通靈少女》、《俗女養成記》、《我們不能是朋友》⋯⋯仔細想想,會發覺台灣的影視製作團隊,的確越來越懂得從文字創作裡尋找故事。
一部成熟的集體創作大多是累積經驗的結果。本期犢月刊,我們一起回顧一些相關的紀錄。
Tags in History : 犢月刊-NO.97 犢編輯部 ebook , 犢月刊-NO.97 犢編輯部 epub , 犢月刊-NO.97 犢編輯部 AUDIOBOOK , 犢月刊-NO.97 by 犢編輯部 ePub (.epub) , 犢月刊-NO.97 book review , History